一体化地埋式 医疗污水处理设备
与其他压滤机的成本对比
1、投资成本
如需要处理的原水为2000m3/天,生产8~10 t/d干污泥量的污水处理厂,浓缩为含固率3%左右泥水混合物(不**业不同处理工艺水中悬浮液会有差别)时,即为300m3/天左右泥水混合物;使用一台设计处理量4~15m3/h离心机,出厂价约10万/台。一台一米带式压滤机至少十几万,它的处理量为4~12m3/h左右。一台120㎡的自动拉板式板框压滤机价格近十万,处理量为3~10m3/h左右。
2、运行成本
a、絮凝剂消耗量
在离心机内,由于离心力场很大,细小的污泥也能与水分离,所以絮凝剂的投加量较少,一般混合污泥脱水时的加药量为:1.2 kg/tds左右,污泥回收率为95% 以上,脱水后泥饼的含水率为65%~80%;而带滤机为了提高处理量,滤带不能织得太密,为防止细小的污泥漏网,需投加较多的絮凝剂,以使污泥形成较大絮团,一般混合污泥脱水时的加药量大于3 kg/tds,污泥回收率为90%左右,脱水后泥饼含水率80%左右。
卧螺离心脱水机的投药量比带式压滤机的投药量要节省很多,且卧螺离心脱水机所用药的分子量低,带式压滤机所用药的分子量高,价格贵。一台一米带式压滤机一天工作8个小时用药量一般在四到五公斤;一台355型卧螺离心脱水机一天工作8个小时用药量在二到斤,视污泥而定,离心机对很多物料甚至可以不加药就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比如:造纸、毛纺、气渣、人蓄粪类、矿山尾砂等粗颗粒容易沉淀的物料,不需要絮凝剂,而带式压滤机就不行;这就大大降低了加药和处理成本。
b、用电、水消耗量
离心机在使用时电耗比带式机高三到四个千瓦,按每天工作八小时计算每天多三十元。而离心机在整个脱水过程中,不需要水冲洗。只是停机时用少量水冲洗一下内腔即可。而带式压滤机就不同,一台一米带式压滤机每天需要六七十立方的水进行滤带反冲洗。这些反冲洗的水再回流沉淀池重新处理,按每立方水2.5元的处理成本每天就增加至少150元的成本,如用自来水反冲洗成本更高,两者相比每天可节省120元的费用,一年至少可节省四万元。板框压滤机在处理完污泥,就要对滤布进行清洗,不然就影响处理效果,增长处理时间,费时费力。
c、劳动力消耗量
卧螺离心机劳动强度小,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一人可同时管理2~3台机组;带式压滤机操作繁杂,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高,一般1~2人管理1~2台机组;板框压滤机操作简单但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环境条件差,一般2人管理1~2台机组,操作工人待遇要求较高。如按80元/人天计算,卧螺离心机为80元/天台,带式压滤机为160元/天台,板框压滤机100~160元/天台。
微塑料是指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生态环境中直径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它或悬浮于水体中,或沉积到水底,研究表明其广泛存在于海洋生态系统,和河流、湖泊等淡水生态系统中,以及土壤和沉积物,甚至在饮用水、人类粪便、较地环境中均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它不仅可通过摄食作用对生物产生物理性伤害,同时也可释放或吸附有毒有害污染物对生态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毒理效应,从而对海洋、淡水、土壤等生态系统安全性产生潜在危害。
污水中含有大量来自个人护理品使用、化纤衣物洗涤、汽车轮胎磨损、塑料工厂生产等过程产生的微塑料。据报道污水中微塑料含量高达15.7个/L和180个/L。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微塑料具有很高的去除效果,达到以上,这对于减少污水微塑料随出水排放进入自然水体具有重要意义,但仍有大量的微塑料经污水处理厂出水进入水体中,被认为微塑料的重要来源。Murphy等报道某污水厂每天出水中微塑料的排放量仍高达65 238 500个。此外,污水处理工艺去除的微塑料绝大部分截留在污泥中。随着污泥不当处置和土地利用将导致这些微塑料进入土壤中。Li等研究发现2015年我国经污泥进入土壤环境的微塑料颗粒达上百万亿个。与此同时与新鲜微塑料相比,污泥微塑料对Cd等重金属污染物具有显著增强的吸附潜力,因此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潜在风险及控制方法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微塑料组成、含量、处理工艺的影响及去向等方面对现阶段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微塑料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较全面地综述,并就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分析,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