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喷漆废水处理装置
一、含油废水处理工艺
沉降分离法是利用油水两相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容性进行分离的。
沉降分离在隔油池中进行,常见的有平流式(API)、平行板式(PPI)、波纹板式(cPI)等型式。平流式隔油池的设计主要基于斯托克斯公式,由公式可求得一定表面积的隔油池所能除去的较小油滴直径。隔油池水流状态对除油能力和效果也有很大影响,较好的水流状态是层流状态,它有利于油滴的上升和固相的沉降。根据以上理论,进而设计出PPI式、CPI式、IPI式(斜板式)等隔油池。
这几种型式的隔油池与API式比较,占地面积省,去油能力、排油能力及安全程度等方面明显提高,因此已被广泛应用。该法设备结构简单,易操作,除油效果稳定,但此法只适用于除去水中不溶解的袖类,如重油等。对溶解性油类或乳化油是不适用的。
① 表面水力负荷宜为0.6~0.8m3/(m2·h),相当于平流隔油池的4~6倍。
② 斜板净距宜采用40mm;斜管内切圆直径宜为25~40mm,倾角不宜小于45°。
③ 斜板(斜管)斜长宜采用1~1.5m。
④ 污水在斜板间的流速一般为3~7mm/s。通过布水栅的流速一般为10~20mm/s。
⑤ 污水在斜板体内的停留时间一般为5~10min。
⑥ 池内应设收油、清洗斜板和排泥等设施。
⑦ 斜板材料应耐腐蚀、不沾油(通常采用不饱和聚酯玻璃钢)。
⑧ 板组间及板组与池壁间应严密封堵,防止短路。
⑨ 穿孔板的开孔率为5%~6%,孔径为ф12左右。
三、含油废水处理主要设备1、平流式隔油池
1)概述
废水中油珠的直径大于150µm时,宜采用平流式隔油池。典型的平流式隔油池与平流式沉淀池在构造上基本相同。废水从池子的一端流入池子,以较低的水平流速流经池子,流动过程中,密度小于水的油粒上升到水面,密度大于水的颗粒杂质沉于池底,水从池子的另一端流出。在隔油池的出水端设置集油管。集油管一般用直径200~300的钢管制成,沿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弧宽为60°或90°的槽口。集油管可以绕轴线转动。排油时将集油管的开槽方向转向水平面以下以收集浮油,并将浮油导出池外。为了能及时排油及排除底泥,对于大型隔油池,还应设置刮油刮泥机。刮油刮泥机的刮板移动速度应与池中流速相近,以减少对水流的影响。收集在排泥斗中的污泥由设在池底的排泥管借助静水压力排走。隔油池的池底构造与沉淀池相同。
平流式隔油池的特点是构造简单、便于运行管理、油水分离效果稳定。平流式隔油池可以去除的较小油滴直径为100~150µm,相应的上升速度不**0.9mm/s。平流式隔油池的设计与平流式沉淀池基本相似,按停留时间设计时,一般采用2h。
2)主要工艺参数
① 隔油池应不少于2格,每格应能单独工作。
② 表面负荷设计时,一般采用1.2m3/(m2·h)。
③ 废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宜为1.5~2h。
④ 废水在池内的水平流速宜为2~5mm/s。
⑤ 单格池宽不宜大于6m(以取4.5m为多);当采用人工浮油时,每格宽度不宜**过3m;长宽比不宜小于4。
⑥ 为了保证较好的水力条件,有效水深不宜大于2.2m,一般采用1.5~2m,池**高宜为0.3~0.5m,有效水深与隔油池有效长度之比一般采取1/10左右。
⑦ 隔油池进水间及出口处应设置集油管,水型隔油池可安装集油杯。
⑧ 隔油池水面上的油层高度不宜大于0.25m。
⑨ 池内宜设刮油、刮泥机,刮板移动速度不宜大于2m/min。
⑩ 排泥管直径不宜小于200mm,管端可接压力水进行冲洗。隔油池盖板宜采用阻燃材料制成。为了排泥顺畅,排泥管的直径不宜小于ф200,坡度大于或等于l%,并且在排泥管的起始端应设置压力水冲洗设施。刮油刮泥机的刮板移动速度一般不大于50mm/s,以免搅动造成紊流,影响油水分离处理效果,进水含油量为300~1000mg/L,出水含油量约为100 mg/L。
在平流式隔油池中加斜板成组合式隔油池,则处理效果为:进水含油量为600mg/L,出水含油量为50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