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气浮机 玻璃钢一体化提升泵站 雨水收集设备 污水提升泵站 一体化提升泵站 蒸发器设备价格 UASB厌氧塔 叠螺污泥脱水机

企业资讯
最新供应信息
  • 农村微动力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 农村微动力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 农村微动力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产品描述

产品规格wsz-6出水管口径DN1w00 进水管口径DDN4 水泵功率0.75KW 型号wsz-0.5 外形尺寸1.8x4.5

微动力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微信图片_20230113173012

如果把产甲烷阶段以前的所有微生物统称为不产甲烷菌,则它们包括厌氧细菌和兼性细菌,尤以兼性细菌居多。与产甲烷菌相比,不产甲烷菌对pH、温度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且其增殖速度较快。而产甲烷菌是一群非常特殊的、严格厌氧的细菌,它们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比不产甲烷菌严格,而且其繁殖的世代期较长。因此,产甲细菌是决定厌氧消化效率和成败的主要微生物,产甲烷阶段是厌氧过程速率的限制步骤。正因为如此,在讨论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因素时,多以产甲烷菌的生理、生态特征来说明。
(1)、温度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存及生物化学反应重要的因素之一。各类微生物适宜的温度范围是不同的,一般认为,产甲烷菌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60℃,在35℃和53℃上下可以分别获得较高的消化效率;温度为40~45℃时,厌氧消化效率较低。由此可见,各种产甲烷菌的适宜温度区域不一致,而且适温度范围较小。根据产甲烷菌适宜温度条件的不同,厌氧消化法可分为常温消化、中温消化和高温消化三种,类型。
(1) 常温厌氧消化是指在自然气温下进行废水厌氧处理的工艺,适宜温度范围为10~30℃。

(2) 中温厌氧消化   适宜温度范围为35~38℃,若**32℃或者**40℃,厌氧消化效率则明显地降低。

厌氧滤池又称厌氧固定膜反应器,是60年代开发的新型厌氧处理装置。滤池呈圆柱形,池内装放填料,池底和池**密封。厌氧微生物附着于填料的表面生长,当废水通过填料层时,在填料表面的厌氧生物膜作用下,废水中的物被降解,并产生沼气,沼气从池**部排出。滤池中的生物膜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脱落的生物膜随出水流出池外。如果废水从池底部进入,从池上部排出,称升流式厌氧滤池;如果废水从池上部进入,以降流的形式流过填料层,从池底排出,称降流式厌氧滤池。
厌氧生物滤池填料的比表面积越大,可以承受的物负荷越高;空隙率越大,滤池的容积利用系数越高堵塞现象减少。因此,与好氧生物滤池,类似,对填料的要求为:比表面积大,后空隙,生物膜易附着,对微生物细胞无抑制和毒害作用,有一定强度,且质轻、**、来源广。填料层高度,对拳状滤料,高度以不过1.2m为宜;对于塑料填料,高度以1~6m为宜。填料的支撑板通常采用多孔板。
进水系统需考虑易于维修而又使均匀,且有一定的水力冲刷强度。对直径较小的厌氧滤池常用短管布水,对直径较大的厌氧滤池多用可拆卸的多孔管布水。
在厌氧生物滤池中,厌氧微生物大部分存在于生物膜中,少部分以厌氧活性污泥的形式存在于滤料的孔隙中。


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

blob
厌氧生物处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好氧生物处理严格。一般认为,控制厌氧处理效率的基本因素有二类:一类是基础因素,包括微生物量(污泥浓度)、营养比、混合接触状况、负荷等;另一类是环境温度、pH、氧化还原电位、有毒物质等。
由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可知,厌氧过程要通过多种生理上不同的微生物类群联合作用来完成。



blobpH值
产酸细菌对酸碱度不及甲烷细菌敏感,其适宜pH值较广,在4.5~8.0之间,产甲烷菌要求环境介质pH在中性附近,适pH值为7.0~7.2。在厌氧生物处理中,由于产酸和产甲烷过程大多在同一构筑物内进行,为了维持平衡,避免过多的酸积累,常使反应器内的pH值保持在6.5~7.5(好在6.8~7.2)的范围内。
pH条件失常会使产生的H2和乙酸不能被正常代谢降解,从而使整个消化过程各阶段间失去平衡。若pH值降到5以下,对产甲烷菌抑制较大,同时产酸作用本身也会受到影响,从而整个厌氧消化过程被破坏,即使pH恢复到7.0左右,厌氧装置的处理能力也不易恢复。而在pH值稍高时,只要恢复中性,产甲烷菌却能较快地恢复活性。所以厌氧装置适宜在中性或稍偏碱性的状态下运行。
在厌氧消化过程中,pH值的变化除了受外界因素影响之外,还取决于物代谢过程中某些产物殴打增减。如产酸作用产物酸的增加,会使pH下降;含氮物分解产物的增加,会引起pH值升高。
负荷
      在厌氧生物处理中,负荷通常指容积负荷,简称容积负荷,即消化器单位有效容积每天接受的物量〖以COD表示,单位为Kg∕(m3.d)〗。对是悬浮生长工艺,也有用污泥负荷表示的,即单位质量的污泥每天接受的COD量【Kg(Kg.d)】。在污泥消化中,负荷习惯上以投配率或进料率表示,即每天所投加的废水体积占消化器有效容积的百分数。由于各种废水浓度、挥发组分不尽一致,投配率不能反映实际的负荷,为此,又引入反应器单位有效容积每天接受的挥发性固体(MLVSS)质量这一参数【单位Kg∕(m3.d)】。
   负荷是影响消化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产气量和处理效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负荷的提高,产气率即单位质量物料的产气量趋向下降,而消化器的容积产气量则增多,反之亦然。这是因为进料的物浓度是一定的,负荷或投配率的提高,意味着停留时间缩短,则物分解率将下降,从而使单位质量物料的产气量减少;然而由于反应器相对的处理量增多了,故单位容积的产气量将提高。
如前所述,厌氧处理系统正常运转取决于产酸与产甲烷反应速率的相对平衡。一般产酸速度大于产甲烷速度。若负荷过高,则产酸率将大于用酸(产甲烷)率,挥发酸将累积而使pH值下降,破坏产甲烷阶段的正常进行,严重时产甲烷作用停止,系统失败,并难以调整复苏。此外,负荷过高,则过高的水力负荷还会使消化系统中污泥的流失速率大于增长速率而降低消化效率。相反,若负荷过低,物料产气率戎或物去除率虽可提高,但容积产气率降低,反应器容积增大,使消化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提高。
负荷值依工艺类型、运行条件以及废水种类和浓度而异。在通常的情况下,常规中温厌氧消化工艺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的负荷(COD量)为2~3kg∕(m3.d),高温厌氧消化工艺为4~6kg(m3.d)。**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厌氧滤池、厌氧流化床等新型中温厌氧消化工艺的负荷为5~15kg(m3.d),有的可高达30kg(m3.d)。在处理具体废水时,好通过试验来确定其适宜的负荷。
(4) 微动力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搅拌混合
 混合搅拌也是影响厌氧消化效率的工艺条件之一。没有搅拌的厌氧消化池,池内料液常有分层现象。通过搅拌可池内料液的浓度梯度,增加食料与微生物之间的接触,避免产生分层,促进沼气分离。在连续投料的消化池中,搅拌还能促使进料地与池中原有料液相混匀。
搅拌能显着地提高消化器称为消化器。搅拌的方式有:(1)机械搅拌器搅拌法;(2)消化液循环搅拌法;(3)沼气循环搅拌法等。其中沼气循环搅拌,还有利于使沼气中的CO2作为产甲烷的底物被细菌利用,从而提高甲烷的产量。厌氧滤池和**式厌氧污泥床等新型厌氧消化设备,虽没有专设搅拌装置,但以上的方式连续投入料液,通过液流及其扩散作用,也起到一定程度的搅拌作用。
(5)
,由盐等还原为硫化物的反硫化过程与产甲烷过程争夺物氧化脱下来的氢;其次,当介质中可溶性硫化物积累后,还会对细菌细胞的功能产生直接抑制作用,使产甲烷菌的种群减少。但当盐与重金属离子共存时因重金属将生成硫化物沉淀而使毒性减轻。据资料介绍,当硫化物含量在100mg∕L时,对产甲烷过程有抑制作用,过200mg∕L,抑制作用则十分明显。

三 、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工艺及设备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工艺有多种多样,目前在实际应用中采用较多的厌氧滤池和**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一)微动力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厌氧微生物总量沿池高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在池进水部位高,相应的物去除速度快。当废水中物浓度高时,特别是进水悬浮固体浓度高时和颗粒较大时,进水部位容易发生堵塞现象。为此,对厌氧生物滤池采取如下改进:
(1)出水回流,使进水物浓度得以稀释,同时提高池内水流的流速,冲刷滤料孔隙中的悬浮物,有利于滤池的堵塞。
(2)为了避免堵塞,部分充填载体,即仅在滤池底部和中部各设置一填料薄层,因而空隙率大大提高。
(3)采用平流式厌氧生物滤池,滤池前段上部进水,后段上部出水,**部设气室,底部设污泥排放口,使沉淀悬浮物得以连续排除。
(4)采用软性填料。性填料空隙率大,可克服堵塞现象。

(3) 高温厌氧消化   适宜温度范围为50~55℃。
 上述适宜温度有时因其他工艺条件的不同而有某种程度的差异,如反应器内污泥浓度较高,则温度的影响不易显露出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则物去除率和产量会相应提高。一般认为,高温消化比中温消化沼气产量约高一倍。温度的高低不仅影响沼气的产量,而且影响沼气中甲烷的含量和厌氧消化污泥的性质。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同样是明显的。一般地说,在其他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每上升10℃,反应速度就大约增加2~4倍。因此,高温消化期比中温消化期短。温度的急剧变化和上下波动不利于厌氧消化处理,短时间内温度升降5,沼气产量将明显下降,波动的幅度过大时,甚至会停止产气;温度的波动还会影响沼气中的甲烷含量,尤其高温消化对温度变化为敏感。因此在设计消化器时,常采取一定的控温措施,尽可能使消化器在恒温下运行,温度变化幅度通常不过2~3℃∕h。然而,温度的暂时性突然降低不会使厌氧消化系统遭受根本破坏,温度一经恢复到原来温度时,处理效率和产气量也将随之逐渐恢复,只是温度降低持续的时间越长,恢复所需时间也越长。

废水的营养比
 厌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按一定比例摄取碳、氮、磷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工程上主要控制进料的碳、氮、磷比例,因为其他营养元素不足的情况较少见。不同的微生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所需的碳、氮、磷比例不一致。一般认为,厌氧法对碳:氮:磷以控制在(200~300):5:1为宜(好氧法为100:5:1),这与厌氧微生物对养分的利用率较好氧微生物低有关。

有毒物质
有毒物质会对厌氧过程产生抑制作用。这些物质可能是进水中所含成分,或是代谢的副产物,通常包括有毒物、重金属离子和一些阴离子等。对物来说,具有醛基、双键、氯取代基、苯环等结构的化合物,往往具有抑制性。重金属被认为是使厌氧过程失效的普通及主要的因素,它通过与微生物酶中的巯基、基、羧基等相结合而使酶失活,或者通过金属氢氧化物凝聚作用使酶沉淀。金属离子对产甲烷菌的影响,按Cr>Cu>Zn>Cd>Ni的顺序减少。是厌氧过程中的营养物和缓冲剂,但如浓度过高时也会产生抑制作用。
此外,过量的硫化物存在也会对厌氧过程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


http://15762525161.b2b168.com

产品推荐

您是第458151位访客

版权所有 ©2025 八方资源网 粤ICP备10089450号-8 潍坊帝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 八方资源网 八方供应信息 投诉举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