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处理设备多少钱
一、污水处理步骤:
(1)污水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调节区,实现均衡水量、水质波动,截留大块悬浮物,防止系统堵塞,并进行初步曝气生物降解;
(2)污水进入预反应区后进行曝气阶段,控制曝气系统的曝气量,对待处理的污水进行曝气,溶解氧浓度达4mg/L,**物经活性污泥生物降解;
(3)曝气阶段在预反应区投加改性填料,悬浮微生物及填料载体微生物通过酶的快速转移机理吸附污水中可溶性**物,经历高负荷的基质快速积累过程,系统污泥浓度升高、污泥容积负荷增大,进一步缓冲水质、水量和有毒有害物质对系统冲击,在确保水质稳定达标的前提下,同时对丝状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有效防止污泥膨胀实现污泥减量化;
(4)污水进入主反应区后,通过控制曝气系统进行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随着曝气时间的推移,微生物完成生物降解后,停止主反应区的曝气,进入沉淀环节;
(5)活性污泥通过重力沉淀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反应池底端,处理后的污水位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反应池*,控制沉淀时间为45~60min;
(6)待污水沉淀完成后,位于反应池底部的处理后的污泥通过收集装置定期将剩余污泥清扫并集中处理,每年清扫一次,*单设置污泥处理系统,位于反应池*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泵或者气提工艺经片器排出反应系统,根据处理水质确定单次排水量,通过调整排水气提入水管开孔高度或者排水泵安装高度确定排水量,排水量占总池容15~20%;
(7)通过控制系统对曝气、沉淀、排水三个阶段周期循环进行,污染物的降解在时间上是一个推流过程,微生物处于好氧、缺氧、厌氧周期性变化之中,从而达到对污染物去除作用,同时通过控制曝气量、主反应区污泥回流实现微生物的选择,进行脱氮除磷,系统末端设置片器,杀灭致病细菌和大部分病原体,再结合远程监控系统,*专人值守,直至水质达标。
1膜分离的方向性和分离特性
实用性反渗透膜均为非对称膜,有表层和支撑层,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选择性。所谓方向性就是将膜表面置于高压盐水中进行脱盐,压力升高膜的透水量、脱盐率也增高;而将膜的支撑层置于高压盐水中,压力升高脱盐率几乎为0,透水量却大大增加。由于膜具有这种方向性,应用时不能反向使用。
反渗透对水中离子和**物的分离特性不尽相同,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物比无机物容易分离。
(2)电解质比非电解质容易分离。高电荷的电解质较容易分离,其去除率顺序一般如下:
Al3+>Fe3+>Ca2+>Na+PO43->SO42->Cl-
对于非电解质,分子越大越容易去除。
(3)无机离子的去除率与离子水合状态中的水合物及水合离子半径有关。水合离子半径越大,越容易被除去,去除率顺序如下:
Mg2+、Ca2+>Li+>Na+>K+;F->Cl->Br->NO3-
(4)对性**物的分离规律:
醛>醇>胺>酸,叔胺>仲胺>伯胺,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醋酸;
(5)对异构体:
叔(tert-)>异(iso-)>仲(sec-)>原(pri-)
(6)**物的钠盐分离性能好,而苯和苯的衍生物则显示了负分离。性或非性、离解或非离解的**溶质的水溶液,当它们进行膜分离时,溶质、溶剂和膜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些作用包括静电力、氢键结合力、疏水性和电子转移四种类型。
(7)一般溶质对膜的物理性质或传递性质影响都不大,只有或某些低分子量**化合物会使醋酸纤维素在水溶液中膨胀,这些组分的存在,一般会使膜的水通量下降,有时还会下降的很多。
(8)盐、高酸盐、硫代酸盐的脱除效果不如化物好,铵盐的脱除效果不如钠盐。
(9)而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50的大多数组分,不管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能很好脱除。
此外,反渗透膜对芳香烃、环烷烃、烷烃及化钠等的分离顺序是不同的。
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工作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在理论指导的前提下,进行试验验证,掌握物质的特性或规律,正确运用反渗透技术,这点是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