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吨豆制品污水处理装置
一、概述
豆制品企业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原料黄豆的浸豆、泡豆及压榨废水和冲洗废水,该废水**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强,是污染环境的高浓度废水。废水的污染物大都为可降解**物,可生化性达到0.6—0.7,废水的C∶N∶P平均为100∶4.7∶0.7,适合微生物的生长,对于该类型的废水的处理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和相关参数的合理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生产废水通过拦截格栅**入初沉池,拦截格栅可以去除废水中的较大固体杂物,废水自流进入初沉池,经过初沉后去除豆渣悬浮物,其中豆渣等悬浮物压滤成块做燃料或者饲料。初沉后的水进入调节池,污水在调节池中均质均量,以满足后续工段的连续运行。
污水经进水管进入厌氧区内,进水在厌氧区内停留一段时间,经连通口依次流入缺氧区A段、生物膜区、出水区,出水区混合液通过硝化液回流管回流至缺氧区**,硝化污泥回流管回流至厌氧区**。
反应机理:A段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物水解为**酸,使大分子**物分解为小分子**物,不溶性的**物转化成可溶性**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硝化液内回流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脱氮过程。生物膜区内悬浮载体率为30-67%,所述生物膜区DO在1-8mg/L;所述出水区内膜通量18-25L/m2/h。
A2/O系统出水进入二沉池,二沉池主要起到泥水分离作用及向系统回流污泥,为达到满意的沉降效果,采用设计合理的表面负荷、沉降速度、污泥斗倾角,避免死角,缩短污泥在池内停留时间,保证澄清效果和泥水分离效果。污泥池主要储存系统剩余污泥并起到消化污泥降低体积的作用。消化后污泥定期由环卫处吸粪车外运处理。二沉池出水到池,加剂后进入清水池,达标排放利用。
格栅中和池:钢混结构,尺寸为3.8 m×1.0 m×1.0 m(2 座);
调节池:钢混结构,尺寸为12.1 m×7.0 m×4.0 m(1 座),HRT 为6.0 h;
UASB 反应器:钢混结构,尺寸为12.0 m×7.3m×6.5 m(2 座),有效容积1 000 m3,COD 容积负荷6.0 kg/(m3·d),HRT 为20.0 h;
一级接触氧化池:钢混结构,尺寸为14.9m×4.5m×5.7 m(3 座),9.1 m×4.5 m×5.7 m(1 座),有效容积1 283 m3,BOD5容积负荷1.32 kg/ (m3·d),HRT 为25.6 h,组合填料970 m3(填料高度4 m);
生化沉淀池:钢混结构,尺寸为5.5 m×4.5 m×5.7 m(1 座),表面负荷2 m3/(m2·h),有效沉淀面积25 m2;
二级接触氧化池:钢混结构,尺寸为14.9 m×3.6m×5.3 m(2 座),有效容积536 m3,BOD5容积负荷0.5 kg/(m3·d),HRT 为10.72 h,组合填料320 m3(填料高度3 m);
物化沉淀池:钢混结构,尺寸为12.9 m×4.5 m×5.0 m(1 座),表面负荷1.0 m3/(m2·h),有效沉淀面积52 m2,内置Φ50PVC 斜管填料;
清水池:钢混结构,尺寸为4.5 m×1.7 m×5.0 m(1 座),有效容积33.6 m3;
污泥浓缩池:钢混结构,尺寸为3.0 m×3.0 m×5.0 m(2 座),有效容积84 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