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工艺一体化设备
MBR工艺一体化设备介绍
MBR工艺一体化设备包括调节池、缺氧池、MBR池、中间水池和接触池;调节池上设有初级进水口和一级排放口,初级进水口连接污水排放源,一级排放口将调节池和缺氧池连通,调节池内设有厌氧污泥,缺氧池上设有二级排放口,二级排放口将缺氧池和MBR池连通,缺氧池内上部设有悬浮球填料层,MBR池底部设有MBR组件,MBR池内设有活性污泥,MBR组件通过进气管连接风机,MBR组件通过排水管连接中间水池,排水管上设有抽吸泵,MBR池内还设有锥形斗,锥形斗内设有气提装置,气提装置的进气口通过三通与进气管导通,气提装置的排污口通过污泥回流管连接调节池,中间水池通过三级排放口连接接触池,三级排放口处设有氯片装置,接触池依次分割为一级反应室、二级反应室和N级反应室,一级反应室、二级反应室和N级反应室均通过连通口顺次连通,且连通口蛇形分布,N级反应室上设有末级排水口。
调节池上的初级进水口处设有活动格网。
悬浮球填料层通过上层不锈钢网格板和下层不锈钢网格板固定于缺氧池上部,上层不锈钢网格板上开设有进料口。
一级排放口的调节池侧设有引流板。
活性污泥采用溶解有溶解氧的活性污泥。
进气管和排水管上均设有调节阀。
MBR工艺一体化设备工艺流程
1、工艺:生物接触氧化法
指由浸没在污水中的填料和曝气系统构成的污水处理方法,在有氧条件下,污水与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广泛接触,使污水得到净化。
2、填料
指在污水处理中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和生长的场所,同事固定微生物的固体介质或载体,通畅采用悬挂式填料和悬浮填料等。
3、生物膜
指生长繁殖在接触氧化池内填料表面的微生物细胞在由内向外伸展的细胞外多聚物作用下形成的孔状结构。
4、布水装置
指均匀分布生物接触氧化池进水的装置。当处理水量较小时,可采用直接进水方式;当处理水量较大时,可采用进水堰或进水廊道等方式。
5、曝气系统
只采用设在曝气池底部的穿孔管、曝气头或者曝气软管等装置,通过管道输送空气,向污水中转移氧的系统。
6、曝气区
指接触氧化池内填料层下部的区域,可用于布置曝气装置。
7、填料层
指接触氧化池中部布置填料的区域,填料的布置方式与厚度、填料性质及进水水质有关。
8、稳水层
指接触氧化池填料层上部的水层,起到稳定出水的作用。
MBR工艺一体化设备有益效果:
MBR工艺一体化设备主要包括调节池、缺氧池、MBR池、中间水池和接触池,生活污水或者部分医疗废水进入调节池,在厌氧污泥的作用下,污水中的**物质得到部分去除。之后,污水由一级排放口进入缺氧池,污水中的兼氧微生物附着在缺氧池上部的悬浮球填料上,并形成生物膜,可同时进行**物的分解及反硝化作用。随后,污水由二级排放口进入MBR池后,在溶解氧和活性污泥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氨氮被氧化为盐,绝大部分**物得到去除;再在MBR组件的作用下进行过滤处理,污水中的绝大部分微生物被截留在MBR池中,清水通过MBR组件上设有的排水管,排放到中间水池,同时,MBR池中的活性污泥通过污泥回流区中的气提装置并经污泥回流管进入调节池,确保了缺氧池中反硝化作用的顺利进行。
之后,进入到中间水池中的清水再在设于三级排放口处的氯片装置经过清水的浸泡,其中的次氯酸钙溶解到水中,之后进入接触池,水中剩余的微生物及病毒被杀灭,清水则通过末级排水口排出设备并可进行回用,同时设备中的剩余活性污泥被集中到调节池底部进行厌氧消化,形成厌氧污泥,设备正常运行只需定期清洗活动格网及定期清掏厌氧污泥即可。
MBR工艺一体化设备特点
(1)不设初沉池和单独的二沉池,流程短且占地少,建造及运行费用低,管理简便;
(2)污泥自动回流且回流及时,剩余污泥量少且性质稳定;
(3)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硝化和脱氮作用明显,并有一定的除磷效果;
(4)沉淀器会对主沟的水力条件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如增加水头损失、污泥回流不充分等,从而影响到氧化沟的整体处理效果。
MBR工艺一体化设备应用范围及原则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以好氧过程为主的生物滤池工艺污(废)水处理工程的工艺设计、主要工艺设备、检测与控制、施工验收、运行与维护等的技术要求。本标准不适用污(废)水厌氧生物滤池处理工艺。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生物滤池法的城镇污水和与城镇污水水质相类似的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施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管理的技术依据。
1)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宜适用于城镇污水的二级处理。同时也适用于类似市政污水水质的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作为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组成部分。
2)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可单*应用,也可与其它污水处理工艺组合应用。生物滤池工艺流程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进水水质及处理要求,通过技术、经济及环境影响等因素综合分析后确定。
3)应根据工艺运行要求设置检测与控制系统,实现运行管理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