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处理过滤设备
一、养殖水处理过滤设备——概述
目前,我国沿海大部分地区存在富营养化,养殖废水的大规模排放导致局部海区N、P含量进一步升高,成为赤潮爆发的主要诱因之一。水质污染反过来也制约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如何能够做到水产养殖业的增产不增污,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水产养殖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方向。
二、养殖水处理过滤设备——微生物治理法
养殖废水中的氮存在形式主要有三种:**氮、NH3-N和NOx-N。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这几种形式的氮可以相互转化的。主要转化顺序为:化作用→吸收同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异养微生物通过化作用,将基酸等**氮转化为NH3-N,硝化通过硝化作用将NH3-N转化为NOx--N,在缺氧的状态下,NOx-N又通过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转化为N2,不溶于水的N2溢出水面,从而达到了脱氮的目的。生物除磷是主要是依靠聚磷菌(PAOs)来完成。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吸收低分子脂肪酸(VFAs)合成体内的高聚能贮存物聚B-羟基丁酸(PHB),并从中获得能量,吸收污水中的**物,在好氧或缺氧的环境下,聚磷菌分解体内的PHB,摄取废水中的磷酸盐形成聚磷酸盐,通过排泥的方式实现除磷。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微生物对废水中N、P的治理效率均可达到以上。对于养殖废水,其污染物主要成分就是N、P,利用微生物进行治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生物**量吸磷现象的发现导致了污水生物除磷技术的发展。孙福临对聚磷菌对养殖废水的治理进行了研究,利用聚磷菌吸收的氧化沟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对N、P的处理效果都较好。
三、养殖水处理过滤设备——处理流程
1、用水泵把污水抽入初沉池内,使污水在初沉池内进行初步净化沉淀。
2、待污水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后,开启风机进行曝气,待接触氧化池水满后停泵,按下列方法调试运行:
①一般污水浓度过稀时(如眼观为轻微混浊),工作人员可自行在接触氧化池中投放活性污泥或一些生物制剂(如小苏打、稀粥等,一般以大粪为主,用污水兑成稀稠状投放),以便培养生物膜,这一过程需7-15天,在此期间需把风机曝气量控制小一些(相对于正常运行时的曝气量而言),以促使生物膜的粘接牢度,并定期观察生物膜生长情况。
②污水达到一定浓度时(或较混浊时)进行闷曝,每天观察接触氧化池内填料表面情况,如填料上长出橙黑色的一层粘膜即培养好生物膜,这一过程需7-15天,然后开始正常进水处理排放。
③如有工业**污水和其它污水混合进入,则应先采用生活污水培养好生物膜后,再逐渐引入工业污水或其它污水进行生化处理。
④污水调试初期即培养生物膜时,污水温度应控制在20℃-25℃之间,以利于生物膜的正常生长。
⑤生物膜培养期结束后,即生物膜生长达到正常运行的需求后,整个系统即可投入正常运行。此时,污水温度可控制在25℃-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