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一、农村污水处理的概念:
农村污水处理是指对农村地区产生的污水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农村地区的污水主要来自于农田灌溉、农业养殖和生活污水等来源。这些污水中含有物、氮、磷等污染物,如果不加以处理,将会对土壤、水体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目前,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等多个方面。
是化学法。化学法是通过投放化学剂来处理污水,主要包括混凝剂、剂等。混凝剂能够将污水中的颗粒物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絮凝体,从而便于后续的固液分离。剂可以有效杀灭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避免传播疾病。但是,化学法需要大量投入化学品,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此外,由于化学剂的供应和管理存在一定问题,使得化学法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受到限制。
其次是物理法。物理法主要采用物理方法来处理污水,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沉淀是指通过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沉降下来,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过滤是将污水通过具有过滤功能的介质,如土壤、沙石等,过滤出其中的杂质。吸附则利用吸附剂吸附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净化水质。物理法在农村地区的应用相对较为简单和,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处理。然而,物理法只能对一部分污水进行处理,处理效果有限,往往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后是生物法。生物法是指利用生物活性物质处理污水,包括自然湿地处理、人工湿地处理、生物滤池等。自然湿地是一种利用湿地植被和微生物处理污水的自然系统。人工湿地则是通过人工修建湿地,模拟自然湿地的处理过程。生物滤池则利用填料和生物膜对污水进行过滤和降解。生物法具有、污染物降解效果好的特点,并对生态环境有一定改善作用。但是,生物法对环境要求较高,需要大量土地资源,并且对运维和管理要求较高。
三、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流程:
1.预处理: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后,进行预处理,包括格栅过滤、沉砂池等,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砂砾等杂质。
2.一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处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常用的方法包括沉淀池、过滤池等。
3.二级处理:二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生物处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物和氮等有害物质,常用的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4.深度处理:深度处理主要是对二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包括混凝沉降、、除磷等,以满足高的排放标准。
5.污泥处理: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常用的方法包括浓缩、脱水、干化等。
四、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原理
1、污水采用直接自流进入排水管网,污水经管网集流后流经两道格栅去除生活污水中的粗大悬浮物,然后由自流的方式进入调节池进行均和水质、水量调节。调节池采用全地下式钢砼构筑物,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8小时。
2、为防止调节池产生沉淀,在调节池内配置空气曝气装置,进行空气搅拌及预曝气,调节池的污水由潜污水泵提升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由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中间池、污泥池、过滤器、回用水池等组成部分。
3、经缺氧池进行缺氧后的生活污水自流到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好氧池采用接触氧化法,经好氧处理后的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回流比R=200-400%,使缺氧池既从污水中得到充分的物,又从回流液中得到大量的盐,即可在缺氧池中进行反硝化反应,达到脱氮的作用,然后污水在进入好氧系统进一步降解COD和硝化反应。
4、缺氧池中的水力流态介于推进式和混合式,池中装置空气搅拌系统,搅拌和推动水流,使池中的污泥和污水混合,并使之处于悬浮状态,以保证物降解和NH2-N的脱除效果,缺氧池中溶解氧控制小于0.5ml/L。
5、好氧池中的接触氧化填料采用组合填料,该填料不易堵塞,比表面积大。曝气采用微孔曝气器,气水比为15-20:1,容积负荷为1.2KgBOD/M3填料。
6、好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经过沉淀处理以去除污水中的SS,沉淀池采用竖流式沉淀池。沉淀池汇总的污泥经气提至污泥池进行好氧消化处理,硝化后少量的污泥可定期永外排处理,污泥池中的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进行重新进一步处理。
7、沉淀后的上清液流入中间池,经装置进行后出水以保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出水的微生物指标,一部分水就可以达到一级A排放,另一部分水经中间泵提供至多介质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过滤,过滤后的出水至回用水池经回用水泵提升至各个用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