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MBR膜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农村污水治理,由于技术原因或资金原因或管理原因,步履维艰。近几年,农村污水治理了一定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技术和设备类型众多、质量良莠不齐;农村环保机制不完善、监管环节薄弱;缺乏有效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营机制等,这都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逐步推进和完善。
在技术选择上,农村污水治理有别于城镇生活污水治理,依赖于技术本身。农村污水治理应尽量采用成熟的工艺,能够抗冲击负荷,实现稳定达标;在运行上面要低能耗、、低运行、低维护,甚至是免维护;在管理上面,能够实现远程自动监控及预警。
近几年,装备化、一体化的工艺设备因占地小、建设投资少、运行维护简单等优点很受农村污水治理市场欢迎,如FMBR、MBR、MBBR为主体工艺的一体化设备在市场上应用相对成熟。但是,这些技术装备的工艺参数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在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节能、降耗、提高自动化程度,使之与农村污水治理需求匹配。针对目些农村使用的简易化污水处理设施,急需提高设施管理人员的运行水平,保证设施发挥作用。
3、污泥无害化处置技术
污泥的处理处置一般需要经过污泥调理、污泥脱水、污泥无害化处置三个主要环节。我国污泥调理和脱水使用的方法众多,但技术路线尚不明确;污泥无害化处置也处于多种技术并行的局面。近年来,很多企业、科研院所一直致力于研究污泥的处理处置技术,寻找污泥的zui佳处置方式。
目前,污泥无害化处置方案主要有土地填埋、干化焚烧、厌氧消化、好氧发酵以及其它资源化技术等。从目前来看,土地填埋工艺简单易行、处理工序少、处理,是很多城市的,但是由于二次污染严重、占地面积大,面临的阻力也不断增大,这种处置方法正在逐渐减少,相信以后会被取代。污泥干化焚烧具有减量化程度高、无害化的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方案。但随着烟气治理趋严,加上设备投资、运行费用较高等因素,成为该技术的主要阻碍,不过污泥焚烧依然会是短期内发展zui快的技术。从长期来看,综合建设投入、运营效果、资源利用等方面,厌氧消化、好氧发酵技术具有运行、资源回收率高等优势,相信会越来越受到青睐。
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
传统处理技术的改良、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应用使得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水平和处理效率显著提高。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而言,出水标准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提升为一级B的难度较低,一般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即可达到要求。从一级B提高到一级A,建议尽量利用原有构筑物和设备,对单元技术进行优化,提高各个单元的处理效率,不建议对工艺做较大的调整。鼓励采用生物强化方式,如MBR、MBBR等技术,提高生物段的处理效果;鼓励加强深度处理单元的优化,如选用滤布过滤等过滤方法代替传统砂滤等;鼓励使用新型、的剂和污水处理设备代替传统剂和设备。
目前,污水治理标准的趋势在不断提升,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排水用途和受纳水体的环境质量,排放要求,切忌盲目追求高标准而造成投资和能源的浪费。城镇污水处理厂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如土地资源、经济能力、管理水平等,选择经济可行、技术达标的提标改造方法。
工业聚集区污水集中治理技术
目前,工业聚集区污水治理一般采用“企业预处理+园区集中处理”的方式。已建的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与实际情况不匹配、企业预处理与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技术重复设置衔接不当等问题,造成很多工业聚集区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无法稳定达标排放。
工业聚集区污水集中治理,前提是做好水质管控工作。明确每家企业产生的特征污染物质和生物毒性,严控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在技术选择上,建议采用“物化+生化+物化”的工艺。尤其是难生物降解的综合废水,一般行一级物化处理,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生化处理单元,建议采用生物强化手段,提高生化处理单元效率;然后再进行二级物化处理,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浓度。常采用的物化方法包括吸附、混凝、离子交换、氧化、膜分离、电解等。
总体来说,即便采用这种流程长、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的处理工艺,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依然存在排水不稳定的特点,不能保证废水的稳定达标。因此,研发、低耗的难处理废水技术和装备一直是工业废水处理发展的和方向。